屬於成年人的邊界感
📔全文字數:約 1,500 字
📖閱讀時間:約 5 分鐘
- 歡迎點擊 profile 連結,加入限定社群聊更多!-
📬前言
啊哈!有點久沒寫文章了,原本打算通過短影持續偷懶下去,但最近又有新的調整,打算火速的將作品調整完後發布,今天就來懷念一下久違又需要咀嚼的文字內容吧:)
你們有遇過生理與心理年齡不相符的人嗎?
有可能是生理年紀一大把,心理卻像是孩子沒長大,又或是生理年紀很輕,但心理卻擁有超乎常人般的成熟度
今天,就讓我來給大家說說,屬於成年人的邊界感
💫目錄
➀ 什麼是成年人的邊界感
➁ 別用自身經驗無意識綑綁他人
➂ 成年人該如何知道邊界在哪裡?
✨正文開始
➀ 什麼是成年人的邊界感
在孩子的世界中,邊界是需要通過許多事情來學習的,包含這個不能拿、那裡不能去,這個那個可以或不可以,通過這些事情讓孩子逐漸弄懂了每件事情的邊界在哪裡,進而也摸索出屬於自己的邊界
同樣的大人們也是,只是成為大人後,更少有機會讓人們指指點點了
能在你生活中那個這個的人,隨著年紀越大,人數越少,這也導致如果某些事情上,沒有人幫你設定邊界,所有人都還是會保持”碰一下應該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好奇心“
🗒️截圖筆記
成年人的邊界感:在人際關係中理解和尊重自己與他人的個人空間、感受、需要和權利的能力
➁ 別用自身經驗無意識形成他人邊界
我真的特別能懂那種:「明明就告訴你別這樣,但為什麼還要去做」的感覺(任何一位父母應該都能懂)
但也逐漸在這個行為中理解,我們的經驗沒辦法取代他人經驗,直到他人理解這件事情之前
就像是我們永遠無法替別人學會游泳一樣,終究需要自己親自體會,才能夠明白這些事
➂ 成年人該如何知道邊界在哪裡?
雖然我們知道了邏輯,但我該如何清晰的分辨出哪些是該做,哪些不該呢?
以下提供幾種有認為有幫助的作法:
a.自我探索和反思:花時間去了解自己的需要、價值觀和舒適度,並思考在過去的經歷中什麼讓你感到不舒服或受到侵犯,可以幫助你識別自己的界限在哪
b.聆聽直覺:當處於某種關係或情境中感到不舒服時,這往往是一個信號,表明你的邊界可能被侵犯了;相信你的直覺,它可以幫助你識別何時需要設定或堅持邊界
c.溝通和反饋:與信任的朋友、家人或專業顧問討論你的感受和經歷,他們可以提供外部觀點,幫助你識別和確認你的界限
d.觀察他人的邊界:觀察他人如何設定和維護他們的邊界,並從中學習,同時可以留意他人如何表達不同意或設定限制
e.認知和尊重他人的反應:當你設定邊界時,他人的反應可能多種多樣,重要的是要堅持自己的界限,同時也理解和尊重他人對此的反應
f.定期檢視和調整邊界:隨著時間的推移,你的需要和情況可能會改變,所以定期檢視和必要時調整你的邊界是很重要
📪後記
我們一整個家庭都屬於邊界很敏感的人,當然有好有壞,但後來發現有兩個實用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加“抗過敏”
一個是總是保持真誠地與人交流,另一是盡可能時時刻刻保持真實的自己與謙遜
真誠的交流也包含了實話實說,這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,特別是在那些可能很艱難的時刻(推薦大家去看一本書叫徹底坦率,很讚讚)
另外,保持真實的自己,有些時候也不見得都是好處,畢竟人們並非完美的存在,有人會喜歡或不喜歡
但保持真誠的過每一天,自然而然的你會變得更“完整”,屬於身邊你在意的雜音也會越來越小聲
最後,關於成年人的想法是什麼呢?生活中有遇到什麼令你傷腦經的”大人“嗎?歡迎在下方留言處與大家分享
👋🏻 我是 Kim,@popdaily 共同創辦人,熱愛分享與助人的創業家,邀請您追蹤 @kimhung.life 獲得更多生活啟發
-
創業交流 ✘ 人生導師 ✘ 心態教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