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實用讀書法
前言:如果我們想看起來有些“談資“(與別人擁有談話能力的資本),又不只是想讓談話流於空泛,首先要從輸入訊息開始注重,簡易的模型是:輸入 > 吸收 > 轉化 > 輸出,關於複雜的模型有機會再來跟大家分享:)
💫重點摘要
➀ 先泛讀在精讀
➁ 精讀後再重複讀
➂ 要如何看起來像個“專家”
➃ 10 / 10 / 10,30讀書法
✨正文開始
➀ 先泛讀再精讀
Step 1:同性質的書一次買(我是3-5本),依序翻閱過後先挑一本精讀;舉例如果買《原子習慣》可以同時買《刻意練習》、《超速學習》,然後快速翻閱這些書時,將感興趣的片段或是快速讀但有記憶的部分先記錄下來,這時你會調度大腦負責處理記憶的暫存區塊(還未形成長期記憶,但因為感興趣而不會短暫忘掉)
Step 2:針對最有記憶的那些部分開始讀,再讀對現階段需要或是有用的,剩下其餘還沒看完的部分,可以用重要跟緊急來分類
舉例當你看完最有記憶與現階段有用的,大概率已經處理完重要且緊急的相關事件,剩下沒有看的內容就可以分類去重要不緊急、不重要緊急,至於不重要也不緊急的部分則可以完全略過
➁ 精讀後再重複讀
Step 3:精讀完一本後,當你接續讀其他同性質的書,重複觀點或是相同邏輯的概念快速看,不一樣地方先快速翻閱後,一樣記錄下有暫存記憶的部分再回頭看,並且再依照重要緊急四象限列表分類
Step 4:重複上述動作,會發現剩下還沒讀的內容不會差太多,這代表已經在這個領域達到了可以交流的層次,但尚未變成專家
➂ 要如何看起來像個“專家”
Step 5:實作在書中學到的知識,並且寫成心得發表出來(也可以拍成心得,但門檻比較高),同時保持在該領域的持續輸出,這時候你會逐漸看起來像是專家
Step 6:重複1 跟 2 的步驟,並嘗試運用在不同的領域,再重複3 跟 4,一頓操作下來,就會發現在每個領域看起來都像是專家
➃ 10 / 10 / 10,30 讀書法
有的人會遵循 10 / 10 / 10 讀書法(30 讀法),在一個領域裡面攻克 30 本書
其邏輯來自如該領域的經典著作總數沒有超過 30 本,可能代表知識量尚未普及或是不完全成熟,還沒達到大眾接受度與廣泛的知識積累;這邊說的是經典著作,並不是粗製濫造的內容,因此會有人在進入新領域時以 30 本書為基準
而我的作法比較偏向是 3 / 3 / 3 讀書法(9 讀法),該領域入門的書讀 3 本,解釋實際使用方法的讀 3 本,徹底講解底層邏輯的讀 3 本;也有讀書魔人是 30 讀法還切五層的(最淺至最深),除了佩服的五體投地外,也自嘆不如
最後,幫大家整理了重點回顧在下方,歡迎自行取用與筆記:
🌟思維公式
⟡ 讀書成效 = 書籍選擇 x 複讀策略 x 知識輸出 x 知識實戰
💡六個思維提煉點
⟡ 重複閱讀增強記憶和加深理解。
⟡ 同性質的書籍應先泛讀再精讀以建立初步認知。
⟡ 同一領域的多本書可以提供不同的視角和深度。
⟡ 要達到專家水平,不僅要讀書,還要將知識實踐和分享。
⟡ 10/10/10讀書法和3/3/3讀書法分別提供不同的讀書策略。
⟡ 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策略是關鍵,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同一種方法。
📝一個執行方案:
⟡ 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領域。購買3-5本該領域的書籍,先泛讀再精讀。重複讀取以鞏固知識。在日常生活中嘗試應用這些知識,並分享你的學習和應用心得,無論是寫文章或錄製影片。根據你的學習速度和深度,選擇適合自己的讀書策略,如10/10/10或3/3/3讀書法。
後記:如果你想要有更進階的學習技巧,除了讀之外,還可大量運用聽,看與聽對大腦在吸收時啟動的區域不同,可以享受到另外一種層次的吸收體驗
此外,廣泛閱讀也很重要,不挑類別的吸收,有時候會整合原始知識變成新的東西,BWPA 思考法正是這麼來的,還沒看過的朋友歡迎可看”如何開始一個創業計畫”
最後,歡迎收藏與分享本篇給喜歡讀書或是讀書上卡關的朋友,下方留言你最近讀了什麼書與我交流吧:)
By 不是在讀書就是在思考的 Kim
👋🏻 我是 Kim,@popdaily 共同創辦人,熱愛分享與助人的創業家,邀請您追蹤 @kimhung.life 獲得更多創業知識
-
📝創業相關心得文 #今天我想來點創業
🕳️創業踩過哪些坑 #等價交換商店
🎓創業推薦選修課 #人生選修課
🙋🏻粉絲疑難雜症 #粉絲解惑營業中
-
創業交流|人生導師|心態教練